首页  县委领导  领导讲话  秘书工作  保密工作  后勤服务  室风规范  大事略记  专题专栏  工作剪影 
站内搜索:
 
  调查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弘扬变实干精神 聚焦脱贫致富奔小康--关于赴贵州六盘水、遵义两市考察学习情况的报告
2016-08-26 10:34  

张 国 瑜

编者按:为全面加快推进县域经济追赶超越发展,统筹抓好脱贫攻坚、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2016年6月12日至14日,县委书记张国瑜随商洛市党政考察团赴贵州省六盘水、遵义两市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等形式,考察学习了两市在改革发展中的鲜活经验和实践创新,并形成了考察报告,并于6月29日召开学习考察情况通报会,就考察点的基本概况与特征、自身体会与工作启示、下一步工作打算与建议,通过工作报告的形式,附带PPT演示,向有关县级领导、各镇办党政主要负责人、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作了详细的介绍。现就报告内容予以全文刊发,供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借鉴。

2016年6月12日至14日,市委书记胡润泽带领我市七县区主要负责人和市委办、市旅游局、市扶贫局有关人员赴贵州六盘水市、遵义市对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城市建设进行考察学习,我们考察组一行先后深入到六盘水市月照双洞养生谷、大河堡农业园区、钟山经济开发区、水城县阿戛镇、海坪彝族风情小镇,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华茂村,重点考察了农村“三变”改革、精准脱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城市建设等工作。通过实地参观、听取介绍、收集资料、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切感受到了六盘水、遵义两市在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和城市建设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了解了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和工作规律,推动脱贫攻坚,抓好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和城镇建设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现将考察学习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点的基本概况

(一)六盘水市钟山区双洞村。双洞村位于月照东北部,村域面积4.98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民组586户1776人,有劳动力892人,耕地面积730亩,退耕还林1500亩,森林覆盖率52%。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据了解,双洞村依托养生谷景区市场需求,发展景区服务型资产收益模式,采取“基层组织+公司+旅游+农户+扶贫”的形式,利用村级资金、集体土地、水资源、农户房产等资源,入股乡村旅游项目,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带动村集体每年保底分红46.05万余元,其中:20%用于扶持贫困户,30%用于用于村集体,50%用于壮大村集体公司。同时,鼓励群众利用自己的资金、资源,采取入股或联户经营的方式,实现农民变股东,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这(三变)+产业园区+景区+培训学校”的职业教育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型三变模式,实现村寨变景区、农舍变旅馆、农民变导游,引导180余户700余人(其中贫困户30余户127人)利用土地、财政资金入股,带动贫困户脱贫和农民增收致富,使贫困人口学会一种技能、带富一个家庭。双洞村贫困人口从2014年的112户491人减少到2016年的34户78人,村集体每年增加经营性收入30余万元。

(二)周家寨民润合作社葡萄种植基地。钟山区民润合作社位于大河镇周家寨社区,是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民润农业园项目成立于2012年,主要从事葡萄、蔬菜种植和土鸡养殖。园区建有观光步道长廊、乡村旅游接待、户外烧烤等相关设施,现种植葡萄2810亩,蔬菜200亩,茶山面积200亩,养殖场1个,生猪存栏300余头,养殖土鸡、生态绿壳蛋鸡1万余羽,日产蛋1万余枚。通过“三变”模式,2015年农户人均增收1.4万余元,年底人均分红1313元。2015年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实现营业额500万余元。

(三)钟山区大地印象。大地印象是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钟山区大河镇大地社区,占地面积1300余亩,主要以生态农业建设为主,包含有海棠、七彩绣球、红枫等十余个花卉种植区,葡萄、车厘子、无花果等十余个经济水果种植区,总投资为3.17亿元。他们大力推进立体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在葡萄园里套种茶叶、套种莲花白、养蜂,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值,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截至目前大地社区共有390余户农民700余人从中直接受益(其中贫困户29户100余人),通过“公司+农户+土地”和“技术+培养”等方式对务工的农民进行园林绿化、果树整修、病虫害防治、温湿度调控、施肥灌溉等种植技术培训,不但“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

(四)大河镇大河堡。2014年以来,钟山区始终紧扣“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这条发展主线,围绕“把农业做成生态,把生态做成旅游,把旅游做成产业”的工作思路,在大桥社区建设大河堡休闲观光园区。据了解,该项目总占地220亩,已完成累计投资1.3亿元,是集游客接待中心、生态餐厅、花卉植物观赏区、特色产品商贸街区、无边界水池观景平台等旅游相关设施为一体的农旅一体化项目。独具特色的生态石头屋和错落有致的花海花田,体现了生态理念,吸引了游客眼球,实现了生态与农业、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项目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进行,村集体在每年分红30万元的基础上占股50%,企业占股50%。村集体将每年分红的30万元,分为2:3:5的模式再进行分配(其中贫困户占股20%、村集体占股30%、农户占股50%)。通过大河堡农业园区项目带动近1300名余贫困群众脱贫。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大河堡美丽乡村建设中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由人大做决议把梯田石坎地作为永久性基本农田予以法律保护,这种注重生态与历史文化特色保存的意识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五)大河镇精准扶贫服务中心。钟山区大河镇位于六盘水市市中心城区西北部,距市中心城区6公里,总面积80.6平方公里,全镇辖7个农村社区,2个居委会,总人口4.3万人,其中贫困户684户2013人。据介绍,该镇按照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十项行动”“六个小康”的要求,成立了精准扶贫服务中心,建立了以“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群众主体”的“六主”帮扶机制,采取了“省领导包县、市(州)领导包乡、县(市、区)领导包村、乡(镇)领导包户、党员干部包人”的“五包”办法,确立了钟山区大河镇脱贫攻坚任务链、责任链,在精准识别、精准分类、精准施策、精准退出方面,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挂作战图、按图销号。建立了脱贫攻坚“五定五看”评价体系,即定人头、看责任;定地头、看产业;定龙头、看就业;定户头、看保障;定年头、看成效。通过扶贫服务中心精准作战部署,明细目标任务,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六)钟山区智能停车场。钟山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支持农村”的思路和“三变+金融+扶贫”模式,以政府“稳赚不赔”的公共资源和好的旅游景区、好的专业合作社特色产业作为平台,激发贫困群众与区物管公司共同经营的主动性,打消金融机构贷款顾虑,变特惠贷“户户贷”为“人人贷”,让贫困户每人贷款5万元,与区物管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智能停车场35个,计划2016年建设19个,2017年建设16个,项目总投资22.63亿元,其中物管公司投资13.58亿元,贫困户投资9.05亿元。停车场建成后,将实现全区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全覆盖,带动贫困群众就业700人以上。通过这种模式,有效促进资源共享,推动城市资源向农村流动,让农村特别是贫困户分享城市资源,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七)网络大菜场。网络大菜场于2015年10月落户贵州钟山经济开发区,总投资10亿元,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大扶贫+智慧农业+电子商务+旅游观光”,集线上线下为一体的“种、养、收、加、销、送、旅”的全新生态农业综合体,涵盖了农业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销售、旅游等全产业链。在全面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将互联网、大数据和电子商务融入到“三变”改革工作中,探索出“三变+大数据电商+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1+N”农业发展模式,推动农业生产、销售、加工向智能化、精准化、定位化、安全化发展,引领传统农业到4.0农业的新变革。通过“三变+电商+扶贫”模式,网络大菜场现已带动六盘水发展林下种养殖基地26个、共4.8万亩,覆盖农户2.03万人、解决2092贫困人口就业。

(八)阿戛镇松绿和润永恒猕猴桃基地。阿戛镇松绿猕猴桃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农户”和“公司+村集体+农户”的“三变”运作模式,农民以土地入股经营主体,实行股份合作。目前,共种植猕猴桃4500亩、核桃6330亩等,涉及15个村民组,1673户6529人。贵州润永恒万亩猕猴桃基地于2012年启动建设,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种植规模达6700亩。第一种模式:固定分红+收益分红。该模式覆盖农户875户3062人,其中贫困户221户751人;待基地到盛果期后,预计项目覆盖农户年总收益达1300万元,人均增收可达300元。第二种模式:农民以技术和管理入股,获得所管理地块纯利润的30%股权分红。该模式覆盖农户742户2600人,其中贫困户165户583人待盛果期后,参与地块管理的入股农户每亩地可获得1.3万元。第三种模式:农民以劳动力在基地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该模式覆盖农户80户280人,其中贫困户27户106人。以上三种模式共覆盖1617户5662人,其中贫困户386户1109人,实现贫困户217户847人脱贫。在具体工作中,他们为解决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保障产业没有收益前群众的收益问题,采取“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进行林下套种,实现以短养长,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单产,促进群众增收。

(九)海坪彝族风情小镇。海坪位于水城县西南部玉舍镇境内乌蒙山支脉的大山里,离市区25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1.3%,平均海拔在1920米。海坪彝族文化小镇正是依托海坪村优美雅致的山林环境、火一样的热情和魅力的彝族文化,以“文化、旅游、生态、健康”为核心理念,以展示当地彝族特色文化为主题,打造集商贸、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化旅游小镇的形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休闲度假之都,民俗体验之城”。主要建设有风情一条街、“千户彝寨”、观光索道、斗牛场、赛马场、土司庄园、火把广场、太阳历广场、祭火广场、九重宫殿等景点。据介绍,该小镇建设项目采取管委会与海坪村合作社开发的模式,有海坪村将351亩集体荒山荒坡入股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彝族风情街项目,共建成38个院落19000平方米,村集体及村民占30%,景区管委会占70%的股份,村集体30%分红收益中的50%再分配给780名村民,涉及农户180户780人,其中贫困户65户112人。

(十)六盘水市和遵义城市建设。细看六盘水市,宛如行走在一副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自然风景画里,整个城市建设非常漂亮、环境卫生非常优雅干净,电力通讯线路全部落地地埋。他们围绕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目标,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抓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城市转型升级。他们强化顶层设计、抓好规划引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拓展规划区域面积,为建设百万人口城市提供承载空间。为避免城市发展走“摊大饼”式的通病,他们学习借鉴先进发达地区城市规划经验,在形态布局上注重科学性、前瞻性、可持续性,力争城市规划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他们按照“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的思路,把核心区做精、拓展区做高、产城互动区做强,加快建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全力打造“国际标准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他们狠抓产城互动,促进同城化发展。把城市建设作为集聚、发展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推进转型的平台来打造。产城融合,带来了城市面貌的焕然一新。以三城联动、同城发展为原则,统筹抓好市中心城区核心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拉大城市框架,钟山、水城、红桥同城化步伐不断加快,市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加大,产业和人口承载力不断增强。他们始终把完善基础功能作为第一任务,在做优城市环境上不惜成本、舍得投入。一项项“城市标识”的项目频频上马,成为践行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生动实例!在抓好城市建设的同时着力打造了一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特色小城镇。遵义市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把红色遵义的历史印记、醇酒雅茶的意蕴天成、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存的丰厚积淀、现代化交通、电子信息和医药健康、高效农业、文化旅游、新型建材等各种元素融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城市规划比较好、建设标准比较高,湖光山色,楼特林茂,山水润城、意蕴十足,浑然天成,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尤其是遵义会议会址陈列馆采用室内平面展示、灯光设计辅助等手段,通过体验性设计和情景规划,让观众真实感受“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的遵义会议精神,切身感受气势磅礴的长征文化。

(十一)华茂美丽乡村和苟坝会址。华茂村位于播州区枫香镇东北部,面积9.8平方公里,辖1345户4568人。该村依托资源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最美田园,牢牢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总抓手,突出农旅文化一体、村社园统筹、山水田融合,精准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小康扎实推进。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对华茂村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了乡愁”等重要指示。2015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5亿元,29户93人脱贫出列,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达到98%,村集体经济从2014年的16万元增加到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并荣登2015中国红色旅游产业荣誉榜,获得全国唯一“2015最美红村”荣誉。他们在规划建设中坚持了原生态,注重了乡土乡村特色,室内标准很高,外围乡土乡村风貌,独具特色,引人入胜。苟坝会议会址位于播州区枫香村马鬃岭山脚,距离遵义56公里,是一块高山环绕的田坝,这里印记着继遵义会议之后,三人军事小组成立的重大历史记忆,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他们这种注重乡村特色和红色遗址保护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考察启示

(一)改革创新求变是动力。六盘水市的成功做法,主要是利用“三变”推进农村改革,以改革整合资源、集聚资金、激发活力,在具体工作中抓好“三变”:一是资源变资产,提高资源利用率。针对农村资源、资金、农民分散等问题,围绕盘活农村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要素,对集体自然性资产和农民可经营性资产通过评估认定,折价入股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让资产在活化中保值和创收。1.集体资源入股。把集体资产通过折价入股经营主体,通过资源股份化,把“死资源”变“活资产”,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农民可经营性资产股。针对小农经济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生产力难以有效发挥等问题,通过市场化机制,将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用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运作模式进行经营管理,让农民与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有效解决个人资源利用率不足的问题。3.其他资源入股。将自然风光、城市资源和农民劳动力、技术等各类资源折价入股经营主体,参与分红,推动股权多元化,让群众能更好利用资源、发挥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增收。二是资金变股金,集聚资金增收益。针对涉农资金投入分散、效益不高等问题,把各类资金整合统筹使用,提高资金集中度和使用效益,既降低经营主体的投入成本,又形成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1.财政项目资金变股金。把财政投入的生产类发展资金、农业生态治理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各类项目资金,投入到经营主体,形成股权,按股比分润收益。2.把扶贫专项资金变股金。把扶贫开发项目资金进行量化分配,并集中投入到经营主体形成股权、分享红利,变短期效益为长期效益,变“输血”为“造血”,让贫困群众获得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资产性收益。3.撬动社会资金变股金。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村集体、企业、个人将自有资金折算为股权投入经营主体,按股分红,或者集资成立公司,将个人分散的资金吸纳为整体,集中财力经商办企,使个人的小资金在集聚使用中获得大收益。三是农民变股东,拓宽农民致富路。主要是引导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等形式入股经营主体,转变农民的投资方式、创业方式、就业方式和增收方式,实现农户与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发展。1.引导农民入股经营主体。将农户土地、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企业,把经营问题交给经营主体,推动农民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与工商资本优化重组,直接成为供应链、资金链等的投资者和受益人。2.引导农户创业带富。引导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通过股份合作,带动村民致富。3.引导农户务农增收。着力打造产业平台,引导农民利用家乡资源创业,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我理解,“三变”做法有5点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1.脱贫攻坚必须树立市场经济的理念,必须推进农村改革,敢于突破条条框框限制,大胆走出一条符合市场需求、形势需要的新路。2.脱贫攻坚必须注重顶层设计和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只有顶层设计立意新、路径准,政府推动力度大、措施实,地方发展才能步入快车道。3.脱贫攻坚必须注重集体经济的培育壮大,这是农村改革的要害,只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群众脱贫才更稳定更可持续。4.脱贫攻坚必须抓住农民这个农村改革发展的主体,只有加大教育引导,通过组织发动、利益调动等多种形式,激发农民积极性,将农民推入发展浪潮之中,农村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5.脱贫攻坚必须抓住龙头企业这个农业现代化的龙头,只有通过招商引资、能人创业、返乡创业等形式,建成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才能引导农业产业走上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道路,有效抵御市场风险。

(二)精准细致严实是关键。在六盘水市脱贫攻坚考察中,我们能够处处感受到精准细致严实的存在,无论是展现在脱贫攻坚作战室见到的精准识别凉都“六法”,(即:入户调查法、实地踏勘法、比对排除法、民意问卷法、联合审核法、公示公告法)还是六盘水市精准扶贫“五定五看”明白卡,(即:基本情况定人头、看责任,产业情况定地头、看产业,就业情况定龙头、看就业,保障情况定户头、看保障,脱贫开展情况定年头、看成效。)还是钟山区大河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一览表,(按行政区划分组,把缺乏生产经营技能、缺发展资金、缺劳动力、缺土地、因病、因灾和年度计划脱贫出列等14类的户数、人口在墙上公示)还是六盘水钟山区脱贫攻坚任务链、责任链的六主(即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群众主体)五包(包镇、包村、包户、包人等),还是大河镇扶贫攻坚作战图(以村划分战区,将战区司令、指挥官、作战队、攻坚任务直观展示)还是钟山智能停车场—特惠贷投资与停车场项目建设贫困户公示栏的明细表,都充分体现了精准细致和严实,不是大呼隆,不搞模糊账,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项目、每一笔细账,都开列了清单,算出了节点,一目了然,经得起推敲,无不展现着产业项目实、推进措施实、工作作风实的标准要求和精神风貌,这也是成事之要。

(三)勤勉用心重干是核心。从“三变”改革的实践探索到结出累累硕果,从松绿村黑色到绿色的华丽转身,从昔日的贫困落后地区到今天的脱贫样板示范典型,靠的各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勤勉敬业,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考察中我们更加明显的感到无论是在领导层面,还是普通党员干部身上,都有一种务实拼搏、勇争一流的“拼命三郎”精神,都有一种时不我待、永不自满、追赶超越的雄心壮志,都有一种创造条件谋发展,抢抓机遇图振兴,永不停歇、敢为人先的愚公情怀,这些,正是推动他们育产业、搞建设、抓改革、谋发展的制胜法宝,决胜脱贫攻坚的动力源泉。正是这种“干字当头、抓字当先”的气度,“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决心和勇气,“解放思想干、创新思维干、甩开膀子干、拎着帽子干”的四干做法,淬炼出了“三变”理念,创造出了十大精准扶贫模式。我认为做到勤勉用心重干,必须把握好以下五点:一要敢干。就是不畏困难、不怕麻烦、不避矛盾、不怕牵绊,解放思想干、创新思维干、甩开膀子干、拎着帽子干,敢字当头,勇于争先,在干事创业中冲锋陷阵、体现担当。二要实干。就是不图虚名、不务虚工,实实在在的干、用心用力的干,不能图奸耍滑、光说不练、假把式,不能干一份讲三分、玩虚的、搞花的。要紧扣任务,瞄准目标,扑下身子,鼓劲干、用力干。三要巧干。就是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想各种办法,广开渠道,多措并举,把握规律,掌握技巧,巧借外力。在推进三变过程中,他们注意培育或引进龙头企业、成立农民合作组织或自建发展平台,推动经济发展,这种搭建平台、借梯登高,借势发力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们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注意教育培养和引导农民,在共担风险、分享红利中强化农企合作意识,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把企业和农民的利益有效结合起来,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同时更加注重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互溶共促中加快了经济发展。在城市建设中,他们超前谋划、科学规划、注重细节、统筹安排,做到了网线入地、功能区分、设施齐备、不留遗憾。四要精干。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实处用力,重点突破,不能粗制滥造、滥竽充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抓、什么都抓不住、抓不好。要围绕重点聚力干、精致干、出精品。五要快干。不能老牛拉破车、慢慢腾腾,要加快速度、日新月异,言必行、行必快、行必果,说出的话、定出的事要快速行动、雷厉风行,把脑子里的东西迅速变成纸上的东西,把纸上的东西迅速变成地上的东西,以速度换时间、腾空间、提效率、增效益。

三、打算及建议

考察学习的关键是要学以致用。对于我们而言,要认真学习借鉴六盘水“三变+特色产业”、“三变+山地旅游”、“三变+易地扶贫”、“三变+特色小镇”等改革发展模式,聚焦脱贫攻坚,兼顾城市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创新思路,用活政策,抓好山阳的各项事业。

一要坚持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前提,敢于向旧体制、旧思维、老习惯叫板。六盘水的思路非常超前,发展速度快、转型升级快,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规模大、水平高,充分体现了六盘水市委、市政府的大思路、大手笔、大气魄,同时也看到了六盘水市干部群众开拓创新、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目前,我们发展速度不快,其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思想守旧,墨守成规,缺乏改革创新的气魄和勇气。因此,我们一定要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前提,坚决避免坐井观天、自以为是的思维定式,虚心学习、善于借鉴、敢于实践、勇于探索,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善于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改革添动力、激活力。

要坚持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突破口,勇于学习借鉴“三变”先进经验和做法。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包括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六盘水市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探索了“三变”的做法,创新了农业规模经营体制机制,盘活了农村各种资源要素,发挥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扶贫开发的精准度,促进了“三产”融合和特色农业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体制、经济、生态、社会多重效益。这充分说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十分必要,对于我们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下一步,我们将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为目标,积极适应农村双层经营体制要求,始终坚持市场经济去向,进一步做好土地确权登记、林权制度改革、房屋产权登记颁证等农村改革的基础性工作,盘活各类沉睡资源,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使农民可以通过股份形式参股,有效调动起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切实增强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真正按下农村改革的“快进键”,跑出农业发展的“加速度”,尽快让我县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要坚持农民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把满足农民群众的诉求愿望作为推动改革的优先选项,从利益调动、组织发动、教育引导上狠下功夫,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找准利益调动的刺激点和切合点,最大限度的激发农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热情,教育引导农民遵守市场规律和法则,遵从契约,注重配合,与企业一道参与市场竞争、承担市场风险、分享市场红利。要抓好龙头企业这个现代化龙头,通过培育壮大现有企业、招商引资、自建平台、能人创业、返乡创业等多种形式,发展龙头企业,支撑带动产业基地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经营化水平,带动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要坚持以准确把握市场规律为导向,积极探索务实管用的脱贫新办法、新模式。六盘水把精准选择产业项目作为重中之重。这充分说明他们牢固树立了市场经济的理念,准确把握了未来消费市场需求。因此,我们在脱贫攻坚中,要将通过共享流程工作法,把“三变”具体运用于我们的脱贫工作中,探索具有山阳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通过“三变”促进产业发展,促进易地扶贫的搬迁,促进生态建设。特别在产业发展方面,一方面要选准农业特色产业。依托县域资源优势,选择具有市场优势的核桃、茶叶、九眼莲等特色产业,先试点、再推开,以稳妥选准产业来保障农户有受益。另一方面要选准旅游休闲产业。结合打造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把推进三次产业深度融合作为重要选项。

四要坚持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重点,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组织化、规模化发展程度。推进“三变”改革,有没有好的经营主体来承接特别关键。六盘水以农业园区为载体,因地制宜地培育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于我们而言,一要尽快壮大一批。对于企业体量较小、缺乏带动力的乡村,采取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帮助其做大做强。二要积极引进一批。对于没有经营主体的村,采取多种方式把那些实力强、信誉好、有公益心的企业引进来。三是加快新建一批。鼓励那些有技术、懂管理的种养能手,那些有头脑、懂市场的外出务工人员,在家乡领办合作社。通过以村为单位组建好各类专业合作社,成立农特产品合作公司,加强对外整体对接市场,扩大销售规模,不断提高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切实形成“小规模大集群”效应。同时,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必须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避免大杂烩和零敲碎打,要建成产业带,形成大阵势,增强集聚力,形成规模效应。

五要坚持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根本,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六盘水市有三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变”、“实”、“干”。关于“变”前面已经阐述,这里我就“实”和“干”再作强调。在“实”的方面,我们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综合施策,突破关键瓶颈,着力解决好贫困村产业发展问题,着力解决好贫困户资金短缺问题,着力解决好贫困群众能力素质提升问题,努力做到有的放矢。在“干”的方面,要自觉做到沿着正确方向干、领导带头干、联系实际干、围绕脱贫干、抓住关键干、与时俱进地干、清正廉洁地干、发动群众一起干,努力取得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获得感”的扶贫工作实效,确保脱贫攻坚工作不摆“花架子”,不走“回头路”,不做“无用功”。

六要坚持以学以致用、推动发展为目的,确保各项工作创亮点出经验。我们不仅要学习借鉴好这次外出考察的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也要认真汲取他们在美丽乡村建设和城镇建设中的经验做法,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推动工作、干出成效。具体来讲就是要在城镇建设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瞄准撤县设市目标,坚持城市思维,把握城市标准,抢抓(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陕南移民搬迁和棚户区改造)三大机遇,按照五个统筹要求,围绕森林城市、水韵城市、活力城市、健康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大力实施城市展示、城市水景、绿化提升、城市公园、道路交通、公共服务、市民安居、休闲养生、智慧城管、城市创建等十大工程,着力破解征地拆迁、违建执法、资金短缺三大难题,真正做到敢干、实干、巧干、精干、快干等五个干,努力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在旅游开发及美丽乡村建设上,牢固树立生态意识,准确把握未来消费趋势,切实增强市场经营理念,着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更加注重创新和文化创意,从总体策划和规划、平面和立体空间布局、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方面强化系统思维,不断加强精品景区建设,打造核心吸引物;始终突出业态打造,增强配套服务能力,持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全域化旅游开发,以速度争市场,补齐交通短板,狠抓营销宣传,推动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在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中要始终坚持规划为先、生态为基、保护为首、文化为魂、乡村为形、山水为韵、业态为本、运管为要,着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精品乡村印记。在工业经济发展上,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紧紧围绕“三大支柱”产业和“一区五园”布局,抓工业企业和重大项目。在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上下功夫,加大投入,培育人才,完善机制,激励创新,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要注重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深入研究、统筹谋划、扎实做好基地建设与企业、产品生产与销售之间的衔接,实现农户与企业及市场的互动多赢。要围绕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充分利用原材料价值,开发延伸产品,着力延长产业链条,推进效益最大化。要坚持问题导向,逐企业研究个体发展战略定位,解决具体问题,推动工业发展壮大。总之要巧学善思、用心用力、加快速度,推动各项工作创特色、闪亮点、出精品、上水平。(作者系中共山阳县委书记)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主办:bet 0914-8322847   承办:山阳县电子政务中心  电话:0914-8381164
陕ICP备05005908号-1   邮箱:syxzfb@126.com